今日热讯:新华全媒+丨贵州:水稻育秧集中化 “流水线”上生产忙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3-04-16 16:51:43

新华社贵阳4月16日电 题:贵州:水稻育秧集中化 “流水线”上生产忙


(资料图片)

新华社记者罗羽

4月12日拍摄的贵州麻江县宣威镇咸宁村村民正在田中进行育秧摆盘。新华社记者罗羽 摄

谷雨临近,正是水稻育秧的关键时节。行走在贵州各地,集中育秧基地遍地开花,育秧迈入产业化、机械化发展,呈现出一幅幅“流水线”上生产忙的画面。

“去年我们的秧苗可栽种大田订单面积只有800多亩,今年这个数据将扩大到至少1500亩。”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县龙山镇龙山村村民罗永雄家一楼的“车间”,土壤输送带和钵苗播种机发出轰鸣声,罗永雄正忙着育秧。

2022年1月,辞掉社区工作的罗永雄与4名朋友投资20万元开展集中育秧服务。“经过多次向县农业农村局咨询,我认为集中育秧符合农业发展趋势。”他说,去年刚入行、订单少,秧苗可栽种大田面积不大。今年经过主动发广告对接,订单大幅增加。

麻江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县草地畜牧业发展中心主任杨凤介绍,麻江是贵州最早开展集中育秧并由农业农村部门提供技术人才支撑的地方之一,早在2016年,该县宣威镇咸宁村村民赵宗文等人就率先开展了这项服务。“麻江下辖7个乡镇(街道),全县集中育秧基地从2016年的2个增加到今年的9个,实现了乡镇(街道)全覆盖。”杨凤说。

4月12日拍摄的贵州麻江县宣威镇咸宁村村民正在田中进行育秧摆盘。新华社记者罗羽 摄

“我们第一年的秧苗可栽种大田订单面积只有200亩,随着订单逐年增加,今年已增长至3000多亩。”正在村中忙着育秧的赵宗文介绍,集中育秧服务之所以受农户欢迎,是因为降低了传统个人育秧的成本。

“农户尤其是种粮大户育秧需要买种子、播种和两次移栽,耗费不少劳动、时间和金钱成本。”赵宗文说,通过购买集中育秧服务,农户只需每亩水田交220元,就可以拿到25盘秧苗,进行一次移栽即可。

有6亩水田的54岁村民蒙世章已连续多年购买赵宗文的育秧服务。“一般育秧周期要一个多月,我把这时间拿来打零工,能赚不少钱。”蒙世章说,农村务农劳动力对时间的利用越来越讲究效益,集中育秧服务符合当前发展趋势。

近年来,贵州省大力实施“种子种苗提升行动”,重点推广无纺布钵苗育秧等节约化育苗技术,通过整合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等,实现全省超八成、逾70个县(市、区)开展集中育秧,秧苗可栽种大田面积58万亩以上。

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广顺镇马路村,自2022年初就开始打造的全程机械工厂化育苗服务基地上,数十名村民正在分工有序地育秧:有的浸泡谷种、有的用钵苗播种机播种、有的在田里摆放已播好种的钵盘、有的在给摆好的钵盘覆盖无纺布……

4月14日拍摄的坐落于贵州长顺县广顺镇马路村的全程机械工厂化育苗服务基地。新华社记者罗羽 摄

“这些村民都是我们请的工人。”村里的长顺县农帮助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金飞表示,今年是合作社开展集中育秧服务的第二年,其秧苗可栽种大田订单面积已从去年的4500多亩提升至今年的至少7000亩。

“我们正在建一座占地面积上千平方米的全程机械化育秧工厂,以进一步提升基地集中育秧服务能力。”金飞说,合作社还提供水稻生产全程托管服务,今年已落实托管水田上千亩。

53岁的胡梅是在基地给钵苗播种机添加种子的务工村民,她今年把家中的2亩水田交给了合作社托管,每亩只需交托管费800元,就能在秋收时坐收果实。“合作社集中育秧很不错,节约谷种,秧苗长势也好,有无纺布保护,还可以减少高温烧苗和病虫害,交给他们完全放心。”她说。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

文章推荐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用4年的时间等到花开

    当你们急于一件事情的结果,或者焦虑于为何落后于人的时候,不妨想一想校园里的蓝花楹,我们用了4年的时间等到了花开。只要你认准了路,慢

    深圳商报 2022-05-23
  • 哈尔滨铁路迎节后返程高峰 推出复工专列服务

    中新网哈尔滨2月6日电 (周晓舟 记者 史轶夫)中国铁路哈尔滨局有限公司6日发布消息,哈尔滨铁路迎来春节后返程客流高峰,6日至7日预

    中新网 2022-02-07
  • 冬奥动车组设5G超高清演播室 “瑞雪迎春”号智能化人性化结合

    中新网北京2月6日电 (记者 刘文曦)在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列车上首设5G超高清演播室,为北京冬奥会量身定制的新型奥运版智能复兴号动车组瑞

    中新网 2022-02-07
  • 中欧班列“签证官”:日行10公里 用锤子“听诊”

    (新春走基层)中欧班列“签证官”:日行10公里 用锤子“听诊”  中新网郑州2月6日电 题:中欧班列“签证官”:日行10公里,用锤子“

    中新网 2022-02-07
  • 西湖守兰人的春节美丽故事:花苞为伴 手留余香

    中新网杭州2月6日电 (记者 谢盼盼)守望花苞,这是西湖守兰人许晔的春节故事,春节正是兰花花苞开花的重要时期。  今年春节里,浙江

    中新网 2022-02-07
  • 广告

    X 关闭

    X 关闭

  • 众测
  • more+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预计冬奥服务保障期运送运动员、技术官员、持票观众等20万人次  2月6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北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9岁小号手苦练悬臂吹响颂歌  2月4日晚,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9岁的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多名指挥家列曲目单 再由作曲家重新编曲 本报专访冬奥开幕式音乐总监赵麟  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二十四节气”倒计时、

    “一墩难求” 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设计师:没想到冰墩墩成爆款一墩难求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北京冬奥组委:会源源不断供货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近日引爆购买潮,导致一墩难求